关于ABPA的发病机制取得最新突破---或将改写疾病过程和预后

发布时间:2018-07-25
浏览量:
加载中...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在线发表了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题为“CARD9S12N mutation converts alveolar macrophages into IL-5-producing cells and facilitates type 2 immune responses” 的文章,该文章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团队、贾鑫明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林欣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完成。文章报道了CARD9基因多样性S12N变异体是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易感基因,并阐明了其诱导发病的分子机制。
  
  ABPA并非常见病,国际报道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ABPA 的患病率为1%-12.9%,在入住ICU 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ABPA 的患病率可高达38.6%。但 ABPA的国内流行病学数据非常少见。迄今为止,ABPA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徐金富教授团队关注ABPA近十年,目前积累了大量的ABPA随访患者,尤其是在江浙沪同道当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ABPA极易被误诊和漏诊,数据显示,在徐金富教授团队确诊的病例中,超过65%的患者在首诊时被误诊为其它疾病,有的患者甚至被误诊十余年,还有的患者因误诊而承受两次胸外科手术。
  
  在针对ABPA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ABPA的规范化诊治效果确切,但停药后,约40%的患者会复发。作为医生,看到这样的状况感到非常难过,但他们从未放弃。2011年从哈佛医学院回国后,徐金富教授带领其团队一直在寻找其可能的机制,他们认为,在这样一种极易复发的疾病中,患者一定存在某种基因的易感性特性,否则很难解释其复发性。
  
  2013年,徐金富教授在一次与贾鑫明教授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林欣教授和贾鑫明课题组既往对CARD9有着非常强的研究基础,他敏锐的意识到ABPA患者中很可能存在CARD9基因的突变存在,而且这种突变可能与ABPA的发病机制有关。既往的研究发现CARD9是C型凝集素受体(CLR)通路下游的重要接头蛋白,通常情况下,机体通过CARD9 激活经典的NF-κB(p65)信号通路,活化Th17 和Th1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抗真菌感染。
  
  在ABPA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下,课题组对 ABPA临床患者进行CARD9基因组的筛查,发现ABPA病人固有免疫细胞中CARD9基因存在高频率的S12N 的基因突变,通过构建CARD9S12N基因敲入小鼠,发现该小鼠经烟曲霉感染后发生了非常类似于人ABPA患者的Th2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进一步研究CARD9S12N基因敲入小鼠对烟曲霉感染的发病机制发现烟曲霉通过CLR受体激活巨噬细胞的非经典的NF-κB(RelB)信号通路,通过调控IL-5的表达,激活嗜酸性粒细胞产生,从而驱动Th2细胞分化和过敏反应。同时,在携带CARD9S12N多态的ABPA患者外周血PBMC中,进一步验证了单核细胞在曲霉刺激后,产生IL-5,并且IL-5的产生与RelB的激活相关。至此,我们就系统的阐明了CARD9基因多样性变异导致ABPA发病的分子机制,我们期待为ABP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
  
  本研究的最终发表,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等的支持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医院领导的鼓励。研究成果也离不开团队成员多年来的孜孜不倦和辛勤付出。在未来,团队还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无 下一篇:重视气道疾病防治:从现在开始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医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官网:www.shsfkyy.com
邮箱:shsfkyy@126.com
电话:021-65115006
  • 微信扫描关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