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肺科科普

侵袭性肺曲霉病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量:
加载中...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曲霉菌在整个环境中普遍存在,因此曲霉孢子或者菌丝片断不可避免地可随尘埃一起被吸入呼吸道。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是指由曲霉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IPA较罕见。继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好发于结构性肺病,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

  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咳嗽、胸痛、全身不适及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很常见,并且常常发生在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此外,发热也常常被激素的应用所掩盖。曲菌菌丝易侵犯血管壁,形成局部肺栓塞,引起咯血,当曲菌侵入肺血管时,可血行播散至其他脏器如脑、肾、胃肠道等,引起相应的症状。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

  曲霉菌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显微镜检;真菌培养;血清学抗原检测:包括检测真菌细胞壁成分1,3-D-葡聚糖试验(G试验)及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抗原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近年还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真菌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但在组织中证实真菌成分的存在是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可通过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胸壁穿刺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影像学表现

  早期普通x线胸片常无特殊改变,或者仅仅为片状浸润影或多发结节影。高分辨率CT对早期临床诊断尤为重要。在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1——2周),CT表现为较有特征性的“晕轮征”(halo sign),即表现为围绕肿块周围的略低于肿块密度而又高于肺实质密度的环形带状区,其病理基础为曲霉侵犯血管所造成的病灶周围的出血和梗死。中晚期由于梗死肺组织的收缩形成空洞,典型者为“新月形空气征”(crescent air sign)。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分3个级别: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及拟诊(possible)。确诊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临床诊断患者进行先发治疗,拟诊患者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治疗原则及预后

  IPA 患者的首选初始治疗推荐药物三唑类如初始治疗无效,可选择棘白霉素类药物或两性霉素联合治疗。IPA的最短疗程为6——12周,应该根据治疗反应决定。停止抗真菌治疗的前提是影像学吸收、曲霉清除以及免疫功能恢复。值得指出的是,血清GM 试验结果降至正常并不足以作为停止抗真菌治疗的唯一标准。

  侵袭性肺曲菌病的病死率很高,若不治疗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即使应用了抗真菌药物,其病死率仍有70%-90%,因此应引起重视。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医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官网:www.shsfkyy.com
邮箱:shsfkyy@126.com
电话:021-65115006
  • 微信扫描关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