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全身抗结核药物的化学治疗及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随着呼吸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气管结核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对于常见并发症气道狭窄的治疗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研究。
(一)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
支气管结核作为肺外结核,遵循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根本原则,根据初治、复治及耐药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进行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初治病例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复治、耐药病例疗程相应延长,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疗程为2年。
对于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早期诊断及早期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能够有效杀灭结核菌,减少病变气管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闭塞、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故要重视气管支气管全身抗结核治疗,制定有效的方案,完成疗程,并且在镜下治疗前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今后的抗结核治疗提供帮助。对于完成疗程的非活动性气管支气管结核,一旦形成了气道狭窄、闭塞、软化,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作用就不大。
(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如气道狭窄、阻塞等传统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减少并发症、后遗症,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肺功能。
目前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镜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支气管气道内给药、冷冻术、球囊扩张术、热消融术(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微波等)、支架置入术等措施,不同类型介入治疗技术各自特点不尽相同,临床上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
1、经支气管气道内给药
包括经支气管镜抗结核药物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及局部应用抑制纤维化形成的药物。
经支气管镜直视下给药具有部位准确、可以使药物直接发挥作用、操作简单等优点。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可以使局部药物浓度升高,有效地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联合全身化疗能缓解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症状、促进病灶吸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所用抗结核药物通常为异烟肼、利福平,所用方法分为喷洒及病灶内抗结核药物局部注射,前者主要针对炎症浸润和溃疡坏死型,后者主要用于肉芽增值型和淋巴结瘘型。有学者研究如能制备含抗结核药物凝胶局部应用,可以延长抗结核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
2、冷冻术
冷冻术因其局部反应轻,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已广泛应用于支气管结核的镜下介入治疗,具有一般不损伤气道软骨,几乎不会发生气道穿孔,治疗后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率低,不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不破坏金属、硅酮支架等特点。分冷冻消融和冷冻切除2种方式。冷冻消融术可以使局部结核性肉芽组织及结核菌菌体因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子迅速结晶成冰、细胞停止分裂并溶解坏死,并引起局部血流停止及微血栓形成等慢性病理过程而导致坏死。具有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有效的特点,并常作为序贯治疗的一部分。
冷冻切除术可以应用于淋巴结瘘型坏死、肉芽组织的清除,但极易引起大出血,对操作者技术要求很高。
3、微型清创器切吸术
微型清创器是一项新技术, 2005 年首次于美国运用于气道内病变清除。微型清创器是一个中空的金属导管, 其头端侧壁内部装配有可高速旋转的刀片和持续吸引装置, 当清创器头端直接接触病变组织后利用持续吸引装置将其拖拽入清创器并切割成碎片, 随后被持续吸引装置清除。临床多用于中心气道恶性、良性肿瘤等切吸消融治疗。
4、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对于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球囊扩张治疗气道狭窄的原理是将球囊导管经气管镜置入气道狭窄部位,用液压枪泵向球囊内注水使球囊充盈膨胀,产生压力,使狭窄部位气道形成多处纵行撕裂伤,从而使狭窄气道得以扩张。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显示,80%以上的患者疗效非常满意。
支气管结核因其疾病特点,气道会反复发生狭窄、扭曲变形,甚至闭锁,扩张可能需要反复进行,并与其它介入方法联合使用,每次治疗前均因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术前准备及评估,掌握扩张的时机,对于存在明显的气管软化或远端肺组织已经纤维化、即使扩通支气管也不可能恢复肺功能的患者,则是球囊扩张的禁忌。操作时压力应逐渐增加,密切观察。球囊扩张的常见并发症,注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热消融术
目前利用热消融疗法治疗方式有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凝固术、微波等。热消融术及冷冻消融术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等良性气道病变方面价值,是临床争议较多话题之一。
热消融术的治疗原理是利用发热效应引起结核等组织细胞凝固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激光治疗主要借助于高功率激光,直接烧灼、凝固汽化或炭化组织;高频电刀是通过高频电流热效应烧灼病变组织,使病变组织发生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又称氩气刀,是通过高频电刀电离的氩气将将高频电流输送到靶组织,避免了高频电刀的电极与组织直接接触;微波治疗是基于电磁波使组织、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及坏死。对于突出于管腔较大的结核性肉芽肿,可使用激光、高频电刀、微波APC等;对于狭窄段疤痕组织较硬时,可使用针形激光刀、针形高频电刀进行放射状切割松解;对于气道完全闭锁、探针进入狭窄段较浅者,可在术前充分准备情况下,利用针形激光刀、针形高频电刀打通闭锁,之后再进行球囊扩张进行治疗。
热消融术的主要并发症为气道黏膜烧伤、气道穿孔、气胸、纵膈气肿、大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同时,热消融术造成气道黏膜损伤,可刺激黏膜增生即再生肉芽肿发生,而导致气道狭窄的发生,术前应综合评估,谨慎操作。
6、支架置入术
气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对恶性病变的作用已非常明确,对良性病变的效果也是肯定的,但气管、支气管结核疾病本身特点,支架置入后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的再狭窄不可避免,且后续处理耗费人力物力较大,故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支架置入应慎重考虑。对于气管、主支气管等大气道严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气管支气管关闭软化合并呼吸道反复严重感染;中心气道疤痕狭窄经球囊扩张成形术等联合反复治疗仍难以奏效,合并呼吸功能不佳者,可选用支架置入术。
气管、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支架置入应选可回收的气道支架,依次为Dumon硅酮支架、全覆膜或半覆膜金属支架、裸金属支架。近年来新型支架的研究较多,如目前正在研制的药物涂层金属支架、可降解支架、具有气道生物力学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等。也有研究对对金属支架表面特殊处理形成微米级载药仓,药物通过微盲孔缓释,但目前应用并不多。
气道支架置入后应密切观察,定期清理增生的肉芽组织,可以应用冷冻术帮助改善肉芽组织增生。气道支架置入并发症主要包括刺激性咳嗽、局部异物感、出血、感染、气道再狭窄、支气管管壁瘘、支架移位、支架疲劳、断裂及支架取不出等,一般置入时间不超过60天。
(三)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前应进行规范化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式应视不同情况,严格按照结核病外科治疗原则,由外科医生决定。
支气管结核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重视全身化疗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情况,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