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原理
CT中文全称是“X射线电子计算机扫描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取一高度准值的、极细笔状X射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分作断面扫描,未被吸收光子穿透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作为模拟信号输人,经过处理和运算后重建图像。
2.CT 的发现之旅:
(1)柯马克: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发现医生在计算放射剂量时,是把非均质的人体当作均质看待的。柯马克认为要改进放射治疗的程序设计,于1963年首先建议用X射线扫描进行图像重建,并提出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
(2) 豪斯菲尔德(N.Housfield): 世界上第一台CT机是由这位英国工程师研制成功,1971年在伦敦一家医院正式安装使用的。这年他与神经放射学家阿姆勃劳斯合作,首次成功地为一名英国妇女诊断出脑部的肿瘤,获得了第一例脑肿瘤的照片。
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破例地授给了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这两位没有专门医学经历的科学家。
3.CT的安全性
CT扫描检查可用于全身各部位 , 有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并估计预后。CT检查一般是在临床、常规X线、B超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进行的检查。最早用的CT检查身体各个部位,在每扫描一圈成像1张时,所需射线的剂量多在200——250毫安,检查过频,患者受到照射的剂量就比较大。我院使用的40排螺旋CT扫描机以低剂量扫描技术,如肺部CT检查每扫描一圈只需30——50毫安,扫描一圈成像40层。每人每次CT扫描的射线剂量就会明显的减低而且图像的清晰度大大提高,使CT的检查诊断能力大大提高。
4.CT在肺部检查的优势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大气污染,肺癌的发生率在上升,而肺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的胸部透视、胸部摄片对于早期小肺癌是很难识别的,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能够发现较早期的小肺癌及其他部位癌症早期肺转移情况。因此,利用多层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非常必要,它已成为国内外筛查和发现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5.CT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2)要向医生说明病人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3)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4)检查前禁食4小时。腹部扫描者,在检查前1周内不能作钡剂造影;前3天内不能作其他各种腹部脏器的造影;前2天,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食物。
(5)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等。
(6)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CT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7)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