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临床科室:
为满足临床需求,超声科新增“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淋巴结,胸腹水心包闭式引流,经皮肺穿)”,门诊住院患者均可预约检查,预约流程为1、开具医嘱;2、与超声科电话联系3010(顾老师),预约检查时间;3、患者至超声科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检查,超声科出具报告;4、超声检查中发现需特殊检查的患者,与临床医生沟通,确定是否进一步检查。
超声造影操作收费为200元/次,造影剂约537元,另计;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引导费为30元/次,临床操作费按实际操作计费。均为医保项目。
请临床按需开展。
医务部
超声科
2017年6月20日
附:技术简介
一、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技术始于上世纪末,历经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超声诊疗技术,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技术和“第三次超声革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医院,并成为上海市各三甲医院的一项常规超声检查项目,其检查使用的超声造影剂及检查项目均已列入上海市医保收费项目。
(一) 临床意义:超声造影是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之上,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造影剂为BRACCO公司的声诺维Sonevue,为外被磷脂稳定物质,内包裹SF6惰性气体的微气泡,直径仅几个um,完全停留于血管内,并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到达左心,进而到达全身各个脏器),通过对造影剂的增强显示,达到提高病灶检出率及提高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的目的。
超声造影具有实时、快捷、重复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和了解实质脏器的血流灌注,通过对血流定量和半定量的分析,了解其生理功能及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对病变性质或器官功能进行判断。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超声造影的诊断能力与增强CT、MRI具有一致性,并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 实时:能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信息,对体积小的病灶及灌注时间短的病灶较增强CT更具优势;2 安全:所用造影剂声诺维(化学名六氟化硫)为微气泡造影剂,可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无毒副作用,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因肝、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等原因不能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的患者;3 快速:整个检查过程短暂紧凑,仅需5—10分钟。
(二)适应症
适用于全身各个脏器组织,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肺、心脏、血管、甲状腺、乳腺、淋巴结、子宫、卵巢、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病变的观察,主要用于提高病灶显示率,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和了解实质脏器的血流灌注等。由于超声造影剂为微气泡,经肺呼出体外,不经肝肾代谢,所以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早中期患者。
结合我院特色的适应症包括:
(1) 周围型肺肿瘤鉴别诊断;
(2) 肺癌转移:包括肝、肾上腺、甲状腺等鉴别诊断:
(3) 淋巴结良恶性鉴别;
(4) 肺结核鉴别诊断;
(5) 其它脏器结核的鉴别诊断(泌尿系、盆腔占位等)
(三)禁忌症:
目前已知对六氟化硫或其它组份有过敏史的病人禁用声诺维。
禁用于近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临床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急性全身感染和/或败血症高凝状态和/或近期血栓栓塞以及肝、肾、肺疾患的晚期。
(四)具体技术路线,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技术路线
了解病人基本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有无禁忌症及过敏史
![]() |
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副作用,家属签字
![]() |
建立静脉通道,造影剂准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 |
常规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大小,形态,血供等,存储图像
![]() |
调节超声仪器至造影模式,同步由肘静脉注入配置好的造影剂
及生理盐水,动态存储造影全过程图像
![]() |
检查结束后,进行图像分析,书写报告,患者留观30分钟,
如无异常,送返病房
(五)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
A 判定标准:通过动态观察病灶增强全过程,即造影剂进入、达峰及消退过程,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获得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与强度、造影剂停留时间、消退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定量指标,了解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并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
B 结合我院特色的超声造影评价方法:我院的诊疗特色为肺结核、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以及肺肿瘤的外科治疗。既往认为超声是无法进行肺实质诊断成像的,但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研究和专业领域文献表明:正常肺部超声成像亦有其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当肺发生实变或病灶实变时,超声进行肺部疾病的诊断成为了重要的有效性手段。
肺肿瘤的评价方法为:正常肺组织由肺动脉供血,超声造影表现为早期快速增强(7-10秒内),而肺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因此超声造影表现为慢增强(>7-10秒),且不均匀增强,可见无增强的坏死区,因此可以通过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肺部肿瘤进行鉴别诊断,这一方法与CT和MRI有着不同的特征性表现。
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上亦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淋巴结的灌注情况,对病灶大小及范围以及血供情况有更加准确的评估,如转移性淋巴结常常表现为周围皮质首先增强,而良性淋巴结则表现为淋巴门的首先增强。另外还可以根据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快慢、增强形式、达峰时间、停留时间及消退时间等,对良恶性淋巴结进行鉴别,良性淋巴结达峰轻度低,均匀增强,消退快,曲线下面积小,恶性淋巴结达峰强度高,不均匀增强,消退慢,曲线下面积小,这与恶性淋巴结内组织结构破坏,血管扭曲等有关。
二 介入超声
超声介入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超声影像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常规超声成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各大医院均已开展,超声介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临床意义:超声介入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和引导下,完成各种引流、穿刺活检、抽取、注射药物或引导消融治疗等操作。超声引导下穿刺较传统的“盲穿”更加精确,误差较小,配合超声造影以及先进的融合影像技术可以精确至毫米级,与其它影像学相比具备实时显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引导精准、无X线辐射、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二)适应症:广泛适用于胸、腹部及浅表器官可疑病灶的引流、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明确的病灶进行药物注射等治疗。
(三)禁忌症: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差、糖尿病患者血糖无法良好控制、对麻醉药品或酒精过敏者。
(四)具体技术路线,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技术路线:
1、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有无禁忌症及过敏史,是否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和扩血管药物;穿刺前须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血清三项(HBsAg、抗HIV、抗HCV),并询问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以及血压、血糖的控制情况;
2、严格掌握介入操作的适应症,明确预期结果;
3、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对患者解释操作过程,使其了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地方;
4、复习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亲自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病灶的具体情况并模拟穿刺路径,以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非技术因素损伤;
5、超声介入手术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注意麻醉药品的剂量与患者耐受情况,穿刺过程留存图像,记录病灶声像图特征及在术中、术后的图像变化。对感染病灶进行穿刺或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进行穿刺时,要常规使用抗生素;
6、介入操作结束后,病员宜留观1-2小时,如无异常方可离去,一旦出现并发症,应马上予以对症处理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五)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
穿刺活检是在超声监测下于病变组织中穿刺抽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测,其评判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条件合适的病灶可直接进行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治疗或其它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评价其疗效。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