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彩存教授今天强调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癌筛查,是目前公认的预防癌症的两道重要防线。尤其对于肺癌而言,目前因民众对于早癌筛查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被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这是导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肺癌早期的5年生存率高达70-80%以上,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5%以下。美国肺癌筛查试验(NLST)得出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降低20%肺癌死亡的结果,结束了多年来能否降低肺癌死亡率的争议,这项研究在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NLST的结果,全球多个医学组织已经修正了肺癌筛查的指南。专家们表示相信,随着LDCT肺癌筛查方法的不断完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新的敏感且特异的肺癌筛查早诊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低剂量螺旋CT与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筛查早诊中的联合应用,必将为肺癌的筛查和早诊带来新的希望。
据介绍,市肺科医院已率先常规开展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通过对那些有肺癌高危风险的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检出了常规胸部X线无法发现的早期肺癌,从而提高了肺癌手术的切除率及治愈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此外,医院肿瘤科每年进行8000余例支气管镜、1000余例超声支气管内镜下活检及3000余例肺穿刺,针对肺部病灶的位置有选择的进行此类操作,提高了肺癌的诊断率和协助肺癌分期,为肺癌患者的早诊断及综合治疗提供了帮助。
周彩存教授同时指出,肺癌治疗不能只着眼于局部治疗,要时刻牢记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因为即使一期肺癌“根治性”手术后,都会有20%左右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二期肺癌手术后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三期肺癌手术后有50%以上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目前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化疗、手术+靶向、化疗+靶向、射频消融+化疗、射频消融+靶向、化疗+放疗+靶向等多种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
上海市肺科医院今天(17日)举办“肺部肿瘤MDT论坛”,为医院今年的肿瘤防治周活动拉开了序幕。论坛结束后,医院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肺癌免疫室、肿瘤研究所等相关科室专家,联手开展了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的大型义诊活动,为肿瘤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及提出科学的治疗建议。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