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于人的肺脏有左右两侧,这位器官捐献者让广州、上海各有一名终末期肺病患者获得了新生,不仅如此,还有另3名患者接受了心脏、肝脏和肾脏的移植。
5月20日下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姜格宁的手机再一次响起,来自广州的电话让医院胸外科移植团队迅速集结起来,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也看到了一线生机。
今天凌晨,在姜格宁、陈昶两位主刀医师和整个手术、麻醉、护理及辅助科室的共同努力下,这名50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患者顺利进行了肺移植。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原来是广州有一名素昧平生的中年人,因病医治无效,家人在巨大痛苦面前,帮助他选择了一条生命延续的道路——器官捐献。在大多数人的生活里,这个词是如此遥远;但对于等待器官移植的终末期疾病患者而言,却如绝望中透过的一丝希望。“在我国,每30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最终只能有1位获得及时的救治。”姜格宁坦言。
接到电话后,姜格宁教授、陈昶教授带领的肺移植团队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由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手术室麻醉科及病理、检验等各辅助部门联合组织起来,进入了战斗状态,每隔数小时一次的血气,让大家的心一直绷着。周六晚上,大家都不敢熟睡。周日下午4时30分,东航MU5306航班平稳落地,一个救命的肺脏终于运抵上海。
刘小刚、徐欣楠两位医生在虹桥机场的彩虹桥上,等来了期盼许久的广州一附院医生王义东,在交接的同时,肺科医院的手术人员已在手术台前准备完毕,希望完成这次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
据了解,由于人的肺脏有左右两侧,这位器官捐献者让广州、上海各有一名终末期肺病患者获得了新生,不仅如此,还有另3名患者接受了心脏、肝脏和肾脏的移植。如今,捐献者的双肺正在两个陌生的胸中呼吸,肺科医院OPO联络人、胸外科主治医生杨洋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也许这5名重获健康的患者甚至不知他的姓名,但在他们感激的泪水中,我相信他们都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今天凌晨,在姜格宁、陈昶两位主刀医师和整个手术、麻醉、护理及辅助科室的共同努力下,这名50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患者顺利进行了肺移植,安返病房。“我们相信,在全国联合OPO系统的高效协调下,捐献器官的分配将更加合理、优化,必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姜格宁说道。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