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获奖名单,我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名列其中。
“上海市育才奖”是为鼓励上海长期从事高教事业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于1995年设立的一项奖励,旨在提高上海市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调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性、推进上海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今年,共有来自沪上70个高校(单位)的295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中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医学的进步,医学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道传承。周彩存教授多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学一线。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教育融合、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融合、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培养融合、问题需求和国际竞争导向融合的“四个融合”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贯彻医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乃至青年医生的培养全程,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流医学人才。
周彩存教授工作事迹:
周彩存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学》、《呼吸病学、科研训练(2)》、《肿瘤学概论/肿瘤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带领科室获得同济大学医学院“十佳实习科室”、“我最喜欢的实习科室”称号;指导团队成员获得泰禾卓越医师教师奖、同济大学医学院PBL比赛三等奖、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英文讲课比赛三等奖等;作为肿瘤学系负责人积极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近5年团队新增教师10余名,团队目前有教授3名、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2人。目前已建成一支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师、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医苑新星”等组成的教师人才队伍,活跃在肿瘤学教学一线。
周彩存教授一直秉行同济大学“本研一体化”教学理念,坚持引导学生从临床问题出发,鼓励学生以病人需求为创新导向,以领域国际前沿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思维,带领一支由导师、青年医生、研究生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指导的研究生在Ann Oncol、J Hematol Oncol、J Thorac Oncol、Clin Cancer Res等世界一流期刊发表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指导本科生荣获“第12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国家级奖励10余人次,指导研究生/本科生获得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青年学者奖学金2名、世界肺癌大会(WCLC) International Mentorship Award 4人次、IASLC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人次、欧洲肿瘤内科协会(ESMO) Merit Award 1人次,指导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发言20人次。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学术科技一等奖、同济大学第一届“卓越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等。在教学中还指导本科生利用寒暑假,广泛参与各项社会实践,远赴西藏、云南、贵州、江西等地的贫困山区参与基层支教活动,获得“春雨支教优秀志愿者”、“同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等荣誉。
周彩存教授深刻地认识到肿瘤领域知识日新月异,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了2项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主编《胸部肿瘤学》、《肺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第二版)》、同济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肺部肿瘤学》、《肺癌生物靶向治疗》,尤其注重将专业领域最新进展和顶尖研究成果吸收进教材。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