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端午节,所有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品粽欢庆、祈福辟邪。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却在端午安康的日子里默默开启了又一轮的肺移植手术。一早,奔赴外地的取肺组成员顺利在当地完成了供肺的获取,之后飞速赶回上海。下午两点,供肺平安送到了手术室,同时进行手术的受体也完成了肺脏的切除。无缝连接下,供肺进行了二次维护、灌洗通气,肺移植团队负责人陈昶教授亲自上台,开始了把供肺放入受体、胸腔内的手术吻合全过程。
手法娴熟的缝合技术,在无影灯的照耀下一览无遗,很快,气管与肺脏大血管之间的连接通道就已经搭建起来。供肺在受体胸腔内开始了通气,起伏的胸腔映照着仪器上良好的氧饱和度。所有人都知道,端午节的肺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了。
肺移植手术需要团队,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既需要缝合手法高超的灵魂人物;也需要麻醉的精心运作、协调员的全程对接、供肺的获取维护、整体的评估统筹、护士团队的全力配合;还离不开术后值班团队的及时处理。一个等待肺移植的患者,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支撑起这份希望,靠的是一个团队的集体拼搏。那些台上台下的照片集合,是最真实的医生写照:抗疫之余、端午无休、及时复工、移植为先!
在全身这么多器官移植里,相比肝、肾、角膜等移植,肺移植是最困难的,因为肺直接跟外界是相连、相通,意味着所有的细菌、病毒、霉菌,这些都可以自由地进去。而且接受肺移植的病人,本身就存在反复感染风险,手术后存在抗排异反应。
“整个肺移植过程一环套一环,需要多个医院和多个学科通力合作,这个病人才能成活。”陈昶教授坦言,目前,拥有肺移植资质的医院少,愿意去做肺移植的医院更少。肺移植涉及多个科室,包括胸外科、呼吸科、麻醉科等。所有肺移植均为急诊手术,移植团队需时刻都处于应急状态,面对游离在生死边缘的患者,肺移植需要一个有激情有情怀、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支持。
下午五点,移植微信群里响起了信息,来自协调员孙宝群的声音:明日继续肺移植手术,第二例供体协调完毕。端午之后的周六休息日,注定又是一天的忙碌与付出。肺移植团队陈昶教授、姜格宁教授、朱余明教授也开始了第二例肺移植手术的统筹、安排、对接。
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而言,这是工作中最常态的一天,只要有肺移植手术,团队就有招必答,年终无休。借此,向肺移植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致敬!正所谓飞龙在天吉祥日,肺科移植正当时!祝愿所有终末期肺病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端午安康!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