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直升机,轰鸣着上海市肺移植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4-01-07
浏览量:
加载中...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2022年6月23日下午五点,一架装载着供体肺的直升飞机缓缓降落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美丽典雅的草坪。轰鸣声带来的是爱心的传递、鲜活的器官、生命的希望。


望着直升机上送下来的供体肺器官保存箱,上海市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领头人陈昶教授激动地、情不自禁地迎了上去,亲自拉着供体肺器官保存箱迅速送入手术室。


陈昶教授亲自转运供肺


手术室里,早已准备好的肺移植团队立即开始了供体肺的修剪工作,同时,等待肺移植的患者病变的肺脏也立随即进行了切除。该患者是48岁的女性患者,间质性肺病纤维化加重,呼吸困难,终末期肺病,肺移植是她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两天前,该患者由于重度呼吸困难,已经用上了人工膜肺ECMO维持呼吸,氧饱和度很难维持;如果再没有合适的供肺进行肺移植,也许生命将会在今天走向尽头。因此,今天的供肺对于该患者而言,无异于救命的唯一保障。


然而该患者体型偏小,供体肺组织很大,如何合适进行供肺的裁剪成为了首要难题。陈昶教授、姜格宁教授提出裁剪掉右侧肺下叶及左侧下叶,然后把右侧上中叶、左侧上叶移植入瘦小的患者双侧胸腔。何文新教授配合两位移植大咖的操作,进行了细致修剪。之后,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中心手术室内熟悉的吻合表演再次拉开序幕,该患者的双侧总支气管与供体肺的肺叶支气管通过二次成型,吻合成功。最终,修剪好的供肺在陈昶教授、姜格宁教授的亲自主刀中完美移植入了患者胸腔。这注定又是一起极其难忘的、高难度的肺移植经历,也是极其少见的肺叶移植成功案例,手术难度创历史新高!



供体短缺是肺移植的国际难题,而在中国,更难的是供体肺的运输转运。时间就是生命,离体的供肺必须尽快移植入患者体内,才能保证供肺的正常工作;各种长时间的缺血损伤严重制约了供体肺的利用。此次供体肺脏远在武汉,由武汉当地的移植团队获取,经过评估质量优等,完全能满足肺移植的需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快速把供体肺在几个小时内运输到上海市肺科医院手术室。上海市刚刚从疫情中复苏,飞机航班不全,各种民航班次都不合适;预期转机的话,供体肺到达上海后必将面临失活的巨大风险。


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书记、艾开兴院长为首的领导团队紧急磋商;胸外科朱余明主任、协调员孙宝群医生多方面联系,快速制定了紧急运输方案:武汉乘坐民航飞机1.5小时飞到杭州机场,直升飞机45分钟内直达上海市肺科医院。


这样运输转运的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左右,争分夺秒、保证鲜活,群策群力、力挽狂澜。于是有了本文开头激动人心的、直升机飞入肺科医院的动人一幕。


肺移植供体肺脏转运计划一经实施,团队马上开始了患者的手术衔接、准备工作,无缝连接供体肺脏的移植全过程。与此同时,麻醉科吕欣教授、刘继教授及ECMO及体外循环系统的李玉萍教授、赵如明教授等医护人员都严阵以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应的工作流程,全力以赴为肺移植手术的完美结束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血库同仁们也积极联系上海市中心血站,在血站的积极支持下完成了大批量供血的调度,为手术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肺移植,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肺移植的成功离不开灵魂人物的协商决策、团队人员的整体配合、社会资源的协同作战、医患齐心的激情斗志。


让我们见证,直升机飞入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历史瞬间,见证肺移植患者的早日康复,见证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医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官网:www.shsfkyy.com
邮箱:shsfkyy@126.com
电话:021-65115006
  • 微信扫描关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