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回顾
患者小丽来自湖南农村,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父母的骄傲。原本充满希望的一家却在一年前遭遇了巨大打击。当时小丽出现食欲增加、心慌,并伴随颈部逐渐肿大,但自己未予重视,没有就医。9月前突发高热昏迷,送至就近医院插管抢救,当地医院考虑是因未经治疗的甲亢引起的危重状态。由于甲状腺明显肿大压迫气管,而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导致急诊插管损伤气管,在当时并未发现。此后的1月内,患者只能通过呼吸机帮助呼吸,无法经口进食,只能从经鼻插入的胃管打入营养液维持能量供应。渐渐地,持续的气管缺血损伤造成气管黏膜溃烂,并进一步腐蚀气管插管和鼻胃管之间的食管黏膜。这一切悄然发生,直至食管上的一根动脉遭到波及,并引发了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为此,患者经历了第二次抢救,虽然成功挽回生命,但由于缺血时间过长,也出现了右脑供血不足的后遗症,表现为左侧肢体偏瘫。
解剖位置示意图
经过4个月漫长的治疗,小丽终于迎来了转院至上级医院的机会。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气管镜检查证实了气管食管瘘,即本来不相通的气管和食管两个人体腔道之间由于之前黏膜的溃烂出现了连接口。因此,吞下的食物或反流的胃酸会不断经过这个破口涌入气管,最终到达肺内,引发长期的吸入性肺炎。湖南的医生尝试从气管镜下释放气管支架堵住瘘口,但这一措施非但没能封闭瘘口,反而进一步刺激了气管产生大量肉芽增生,堵住了气管。为了维持正常呼吸,患者不得不反复做气管镜清理多余的肉芽。患者备受疾病的煎熬,几经辗转,来到上海时体重已从原来的120斤降到了80斤。
治疗经过
经过我院气管团队多学科讨论结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手术方案是切除有病变缺损的一段气管,并把上下两端重新连接。但是手术难度较大,术前仍有较多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取出先前放入的气管支架,避免干扰手术操作;其次是尽量控制肺部感染,避免影响手术创面愈合,而患者因长期住院反复感染,肺内已经滋生了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的超级细菌。因此,团队决定取出支架后进行临时性气管切开造口,方便医务人员日常清理肺内脓痰的同时,不用担心原支架放置处肉芽增生阻塞气管。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杀灭细菌。此外,患者本身肿大的甲状腺在手术时必须切开留出操作空间,因此也需要预先用药处理,避免术中出血或再次诱发甲亢危象。为了使患者术后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修复组织,还要根据目标体重量身定制营养支持方案作为补充。
在经历了近1月的准备后,段亮教授团队最终在全身麻醉下按原计划实施了气管节段切除重建手术,切除病变气管,并缝合食管缺损,同时在原气管食管瘘的位置垫衬了一块肌肉组织避免瘘口再通。手术时,气管造口的部位,支架放置的部位和气管食管瘘发生的部位都构成了病变需要切除,但是规划气管的切除长度时又需要避免切除过多导致剩余气管太短无法顺利接上。另一方面,肿大的甲状腺和反复的炎症感染使组织结构密不可分,难以辨认,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尽管如此,通过娴熟的手术技艺和高超的术后管理,段亮教授团队终于成功治愈了气管食管瘘,患者终于不用借助管子“吃饭”,肺部感染也烟消云散。出院后1月,患者足足长胖了20斤,除了还要按时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已经过上了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患者在外院气管支架植入状态
出院前复查CT图像
科普贴士
对于有较大的瘘口的气管食管瘘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切除瘘口及周围不健康的组织,把上下两端气管重新接上,直接缝补食管缺损,并且在食管和气管之间垫上一块正常的肌肉避免再通。
生活中遇到身体不适,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小丽如果在早期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后续事情的发生。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