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有哪些治疗手段?
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外科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实现肺部肿瘤治愈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手术的方式主要包括: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复合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或肺血管成形术,同时需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什么是术后辅助治疗?
在肺癌根治性手术(肺叶/肺段切除+淋巴结清扫)后进行,以消灭体内可能的残余癌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或向其他部位播散的可能性为目的的治疗。
为什么要做术后辅助治疗?
肺癌患者根据自身肿瘤大小、侵袭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其肿瘤分期也不同,不同的分期具有不同的预后情况,分期越晚预后往往越差。
辅助治疗就是肺癌根治术后以消灭体内残余癌细胞,从而帮助降低患者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的方案。若患者术后5年不复发,则可认定为肺癌被临床治愈。
目前可选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有哪些?
化疗、局部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辅助化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治疗手段,但辅助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相对有限,并且副作用较大。
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是各大指南推荐的经典术后辅助化疗方案:
LACE荟萃分析显示,对比安慰剂组,含铂双药化疗组3年生存率绝对值提高3.9%,5年生存率绝对值提高5.4%,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16%,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11%。对于无法耐受顺铂的患者,可采用卡铂为基础的双药方案。
辅助化疗时机:待患者术后体能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可开始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4~6 周开始,建议最晚不超过手术后3个月)。
辅助化疗治疗周期:常规推荐4周期,更多化疗周期不会增加患者获益,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和神经损伤、过敏反应、血管炎、电解质紊乱、脱发等。
靶向治疗
什么是靶向治疗?
细胞中的某些DNA发生突变,产生使其快速生长和增殖的异常信号,从而发展成为肿瘤。
已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包括EGFR、ALK、ROS1、MET等。
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精准地阻断或“关闭”这些发生异常的信号。
为什么要靶向辅助治疗?
2008年发表在JCO的LACE荟萃分析对5项大型评估术后含铂辅助化疗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中位随访5.2年,IB期、II期和III期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或死亡事件的概率依次为45%(612/1371)、62%(999/1616)和76% (952/1247),提示5年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率随分期逐渐升高。
单纯的辅助化疗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根治手术后患者的治疗需求。
需要辅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术后方案
对于EGFR基因检测19Del/L858R阳性患者,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均推荐使用EGFR-TKIs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方案,如全球及国内术后辅助适应症均已获批药物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根据说明书,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可以由临床医生决定是否先接受辅助化疗)。
ADAURA研究显示,奥希替尼用于在ⅠB-ⅢA期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暂未达到,奥希替尼对比安慰剂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80%。另外,ADAURA研究提示,奥希替尼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还可大幅降低远处复发的发生率(4.1%),并使中枢神经CNS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2%。
靶向辅助治疗时机:待患者术后体能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后,通常在手术后10周内开始。
靶向辅助治疗周期:常规推荐至少2年以上,定期复查观察疗效。
免疫治疗
2022ESMO公布了第一个在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的免疫辅助治疗研究的期中分析阳性结果,驱动基因阴性的早中期非小细胞患者的辅助治疗或将引来治疗新选择。
EGFR突变阳性患者如何选择EGFR-TKI?
与一/代EGFR-TKI相比,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临床获益更优。
目前获批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EGFR-TKI,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中位PFS获益更优。
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中位OS长达38.6个月,是目前唯一*有显著OS获益的EGFR-TKI。
靶向治疗能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哪些临床获益?
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药物(TKI)能够显著提高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获益
从作用机制来看,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而化疗药物抑制全身快速增殖的细胞,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
从疗效上看,与化疗相比,靶向药物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靶向药物安全性更好、耐受度更高;对比化疗,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化疗相比,靶向药物发生≥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更低;与此同时,靶向治疗对比化疗,患者受疼痛、呼吸急促、焦虑等困扰显著更低。
此外,靶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可预防、可处理。
肺癌靶向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怎么办?
靶向药物治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一/二/三代EGFR-TKI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腹泻、甲沟炎、口腔炎。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时,要遵从医生的医嘱进行处理。
如何应对最常见的皮疹和口腔炎?
当患者出现皮疹时,不论轻重,忌用手挤压,特别是有水疱和丘疹的部位,若损伤会有感染的危险。
皮疹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清洗皮肤时使用温水;同时避免直接日晒。
皮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衣。
患者出现口腔炎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参考文献:
[1].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50(4) : 323-332.
[2].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21.101(16):1132-1142.
[3].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0.
[4].16.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5 2021.
[5].Yi-long wu, et al, N Engl J Med. September 19, 2020: P1-13
[6].Pignon JP,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3552-9
[7].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argeted Therapy, cancer.org
[8].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1.50(4):323-332
[9].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argeted Therapy, cancer.org
[10].Mok TS,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Sep 3;361(10):947-57.
[11].Solomon BJ, et al. N Engl J Med. 2014 Dec 4;371(23):2167-77.
[12].Fukuoka M et al., J Clin Oncol. 2011;29(21)2866-74.
[13].Yi-long wu, et al, N Engl J Med. September 19, 2020: P1-13.
[14].Mok TS,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Feb 16;376(7):629-640
[15].Satoshi Oizumi, et al., Oncologist. 2012 Jun; 17(6): 863–870.
[16].CSLC, CACA, Chin J Lung Cancer, February 2019, 22(2): 57-77.
[17].ASCO Answers, Cancer Survivorship, cancer. net.
[18].ACS, Caregiver Resource Guide, cancer. org, 1.800.227.2345.
[19].NIH Division of Cancer Contro& Population Science, Cancercontrol.cancer..gov
[20].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1.
Copyright©2015 上海市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705号 沪ICP备14008909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