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通常可分为一线药和二线药,一线药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二线药有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卷曲霉素等。此外,在结核病治疗中常用药还有:护肝类、免疫调节类、抗结核中成药等。下面重点介绍一线药的应用。 异烟肼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治疗;单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不良反应:外周神经炎,肝损伤。中毒时可用大剂量维生素B6对抗。利福平主要与其他结核病药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可诱导肝药酶。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症状,肝损伤。乙胺丁醇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乙胺丁醇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吡嗪酰胺仅对分枝杆菌有效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治疗结核病。常见发热、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痛风病人慎用。链霉素为最早用于抗结核病的药物,单用毒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已经较少应用,主要在联合用药中应用,治疗各种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和重要器官的结核感染。 结核病一旦明确诊断后,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选购药物使用。肝损伤和耐药是抗结核治疗中常遇到的问题,患者应定期主动与经治医生取得联系,以得到正确的指导。只要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五项用药原则,不断增强体质,经过规范治疗后,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